为你推荐一些描写
天一阁的优美诗词,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天一阁的独特韵味与深厚文化底蕴:
- 《七律・访天一阁遇雨》—— 赵新月:“风声动地满庭哀,生水嫏嬛应咒来。冷雨忽临频振瓦,湿烟渐起漫侵台。青灯不为尧卿烬,黄卷常因巨擘开。可是书楼留墨客?不堪积水绕阶回。” 诗中描绘了拜访天一阁遇雨时的情景,风声、冷雨、湿烟营造出独特氛围,“青灯不为尧卿烬,黄卷常因巨擘开” 一句则体现了天一阁藏书虽历经岁月,却因诸多文化巨匠的关注而得以传承,尧卿指天一阁创始人范钦 。
- 《金缕曲・过天一阁》—— 刘存发:“甬上逢春色。有流莺,吟喉初展,放歌南国。动竹鸣条前引路,重踏宗羲旧迹。扶鹤杖、‘草堂’小立。阆苑墨香遗古韵,更雕梁画栋今如昔。观庋阁,览群籍。书楼地六天归一。数嘉珍、丹经环壁,银函垂册。七万卷书曾盈屋,云篆龙章如织。弹指去,沧桑肆百。情寄琅嬛酬夙愿,得四海典籍凝缃帙。传儒脉,著清德。” 此词描绘了在春日游览天一阁的经历,从踏入天一阁,重寻黄宗羲旧迹,到观赏雕梁画栋、阅览珍贵典籍,展现了天一阁丰富的藏书与传承儒家文脉的意义,“书楼地六天归一” 体现了天一阁名字的由来与独特的建筑理念 。
- 清人石韫玉的 “图书珍聚处,光气动星躔”:短短两句,生动地表现出天一阁作为珍贵图书汇聚之地,其蕴含的文化光芒似乎能惊动星辰,高度赞扬了天一阁在藏书方面的非凡价值与重要地位 ,让人感受到天一阁藏书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。
- 全祖望《双湖竹枝词》“东楼万卷架渠渠,知是楼三学士书。郎若不辞勤汲古,一瓻妾愿供双鱼。”:虽然此诗主要提及的东楼是南宋文人楼钥在竹洲构筑的藏书楼,是月湖藏书文化的最早象征,但也侧面反映出天一阁所处地域浓厚的藏书文化氛围。诗中以独特的视角,通过虚拟妻子的口吻,表达对丈夫刻苦读书的期许,体现书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。
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天一阁的历史底蕴、建筑风貌和文化价值,不知道你是否通过这些诗词,对天一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?要是你还想了解天一阁相关的其他内容,比如其藏书文化的传承细节,都能随时告诉我。
欢迎到方宁波旅游网。发布者:宁波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btour.com/archives/116